新学期“不焦虑指南”(2):中班老师和家长记住6点影响孩子一生(请收藏)| 日观察
昨天,我们分享了小班孩子的发展特点,帮助新生家长和小班老师们认识孩子的内在成长规律。新学期“不焦虑指南”:老师和父母必读的小班儿童发展特点(请收藏)| 日观察(点击可阅读收藏)
今天,我们梳理了3~4岁孩子的发展特点,带中班的老师不会再说我们偏心啦!
0-6岁的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。孩子到了中班,家长也许不再担心孩子入园焦虑的问题,就开始着手安排孩子各种认字、学数、背诗,生怕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,殊不知这却耽误了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成长。
所以,为了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发展规律,支持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成长,我们也专门整理了3~4岁孩子发展特点。欢迎老师们阅读并转发给家长!
本文解读:3~4岁孩子共通的发展特点:
占有敏感期
诅咒敏感期
追求完美敏感期
人际关系敏感期
玩沙敏感期
孩子开始关注自己从何处来
*敏感期: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各种能力的获得都有一个最佳时期,在这个时期孩子只对环境中的某一项事物专心,而拒绝接受其他事物,这个时期就是孩子发展的敏感期。在这个时期,孩子对外界的刺激特别敏感,他们容易接受外界信息,从而更容易获得能力。蒙台梭利认为,敏感期稍纵即逝,不会长期永存。如果在孩子的敏感期实施适宜的教育,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;如果错过孩子发展的敏感期,就会对孩子的发展造成一种很难甚至无法弥补的损失。
01 /
“那是我的!”
孩子自我诞生的标志
3岁3个月的强强最近出现了占有的敏感期。在餐厅里,强强选择的食物没有吃完,他会和老师说:“老师,这是我选择的,我要把它带回家。”强强已经对“你的”“我的”有一个非常清晰的概念了。有一次,班上老师告诉我,最近强强要把自己的尿带回家,如果找不到容器装,还会憋尿。
有一段时间,强强还要把自己的眼泪带回家。有一次眼泪滴到了老师的衣服上,强强一定要把老师的衣服脱下来带回家,最后老师用纸巾擦了擦眼泪,强强才同意把纸巾带回去。类似的情况持续了两三周后,强强占有的敏感期过去了。
解读:
当孩子处于占有的敏感期,孩子会有这样的意识:别人的东西自己不可以拿,别人也不可以拿自己的东西。对于其他人,坚决不能碰自己的东西,不让任何人坐自己的小椅子,睡自己的床,也很不愿意和别人分享食物,直到自己对这些食物没兴趣了,才允许别人拿走。
可能在大人的视角,孩子也要懂得相互分享,这是最基本的礼貌。但孩子则要看情绪、看对象来共享玩具。所以成人并不理解孩子,还会用成人的道德观评价孩子,说孩子自私,有些家长甚至忧心忡忡,上纲上线。这完全没必要。
孩子最初就是通过占有属于自我的东西来区分自己和他人的,当孩子占有了自己的东西,当这个东西完全属于他时,孩子才能够感觉到“我”的存在,这也是孩子自我诞生的标志。拥有一样物质,才能得到这一物质背后的精神。在孩子占有的敏感期,让孩子充分享受支配自己所属物的快乐吧!
02 /
“我要把你撕成碎片!”
让家长不知所措的诅咒
3岁多的妞妞,使用的语言很令人惊讶:“我要把你撕成碎片!”“我把你的头割下来踢!”“让你夹在玻璃里,压成肉饼!”我不知道这些咒语是如何储存在她的小脑瓜里的。现在妞妞4岁了,即使她很快乐的时候,也不忘突然诅咒我们一下。比如她正站在客厅中间唱歌,我们微笑着看她。突然她一转身,嘴角带着笑意说:“我把你、你、你们都踢到百货大楼去!”
解读:
随着年龄的增长,孩子很快发现一句话能表达一个意思,这个发现使他开始重复说一句话。很快,孩子又发现语言本身是有力量的,一句话有时候会产生一种强有力的效果,或者像一把剑一样能刺伤别人,诅咒的敏感期来了,妞妞就是这样。
在诅咒敏感期,孩子们经常会说一些非常难听的话:外星人会把你爸爸抓走,你是个小屁孩,你去死吧......在这个阶段,孩子们便开始没轻没重、快乐地使用并发挥语言的力量。
但是,听到这些“诅咒”的成人, 一听到就反应强烈,视诅咒为洪水猛兽。不过,成人反应越强烈,孩子越喜欢说诅咒的话。所以,当老师或者家长听到孩子有了这样的语言表达,请不要担心,孩子并不是真的这样想,也并不会真的那么做。
03 /
完好的物品
不能有一点残破
场景1:毛毛最近什么都要求是完整的,如果有一点点残破或者掉了某个零件,毛毛就会把东西扔掉或弄坏。
场景2:“老师,我要上卫生间。”萱萱说。我说:“快去吧。”过了几分钟,萱萱非常难受的模样,是尿憋的。我说:“你怎么还不去呀?”她一边扭动身一边说:“脏的,脏的。”我立刻过去帮忙冲,但没有屎,只是有几个小黑点,我说,“是这个黑点吗?”“是。”我立刻冲,她马上蹲下来,终于小便了!
解读:
从某个时刻起,孩子突然要完整的大饼,整瓶的饮料,套装的衣服、完好的玩具………饼如果太大,被家长掰开,孩子就会难过,甚至哭闹。孩子正处于追求完美的敏感期,萱萱也处于这个阶段,要求厕所干净,要求物品完美。
追求完美是孩子的天性,当然也是人的天性。它从儿童时期开始出现,保护它就是保护一个追求完美的人。儿童追求完美,表明儿童的精神世界开始走向丰富和深入。这时期,大人容易心烦,但如果理解孩子细腻、追求完美的心,把孩子的这些要求当作关乎成长、品质形成的机会,就会找到适当的方式帮助孩子。
04 /
“你的东西呢?”
“我交换啦!”
近三岁的乐乐近期疯狂地交换物品。一段时间里,他每天都要背上一书包的车和食物,无论大小、是好是坏,全然不顾,只要塞满就行。有一天我看到他手里拿着一张纸,看不懂的我随口一问:“乐乐,哪来的纸?”乐乐高兴地回答:“我用我的车交换的。”
就这样,他频繁地交换物品,两三个月下来,被别人誉为“汽车大世界”的家里只剩下为数不多的几辆破车了。
解读:
乐乐正处于人际关系的敏感期,他开始尝试一对一地交换食物和玩具。孩子是通过物品来发展的,或者说孩子是通过“消费物”来发展的。但是孩子必须首先拥有物品,才能消费这个物品。所以,孩子会有本文中提到的“占有敏感期”,但是当他知道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,自己的东西可以由自己决定送人的时候,他其实是愿意分享自己的东西的;所以,教师一定要帮助孩子在占有敏感期建立这个原则并形成秩序。
到了5岁左右,孩子必然开始喜欢和他人分享物品,这是一种成长的规律,但在此之前,儿童的物品应归他自己所有,不能强迫他放弃自己的东西。也要告诉其他孩子学会尊重他人的拒绝。
05 /
被几个孩子轮流打扰
他却依旧痴迷地玩沙子
4岁半的凡凡跪在泳梯下玩沙子。他一手拿着袋子,一手抓起一把沙子装进去,当袋子里装满沙子,他就倒掉重新装。在他玩沙子的过程中,有几位小孩子过来尝试打断他或者让他去别的地方玩,他都没有受到打扰,仍是继续装沙子。
随后,又来了一个小女孩,那小女孩也在旁边玩沙子,不知何时她脱下了凡凡的一只鞋,开始用凡凡的鞋玩沙子,沙子撒在凡凡的脸上、衣服上,她立刻用手拍拍凡凡的脸和衣服。凡凡只是向远处张望了一下,压根儿没受到打扰。我关注凡凡,他整整工作了30分钟。我离开的时候,他还在专注地装沙子。
解读:
每个孩子都有玩沙的敏感期。玩沙虽然简单,但意义绝不寻常。凡凡专注玩沙,他的专注和充分工作是完整度过敏感期的前提。
孩子从对事物的专注中整理和发展自己。如果孩子生活在自由的环境中,拥有选择的权利,专注的品质自然就会形成了。这就是自由的意义。
06 /
“我是从哪里来的?”
一次中午值班,我给孩子们读《儿童世界百科全书》中“生命的诞生”。读完后,有3个孩子扑倒在我的怀里哭泣起来,其他孩子坐在小椅子上,安静得一言不发。这件事让我震惊,他们为什么哭呢?为了弄清这个问题,下午,我在另一个班读了同样的内容。读完后,又有孩子哭了。这一天,我想了各种解释,但我心里明白,每种解释都牵强附会。
晚上,我和儿子躺在一起,讲他出生的过程,儿子抱着我哭了。我又一次被震动。但依然不明白。
直到有一天,我突然领悟到,生命的诞生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。我们每一个人都来自某个地方,如果我们知道自已来自那个地方,那就等于在我们眼前打开了另一扇生命之门,孩子们是被感动得哭了。
解读:
学校里的每一个孩子,到了一个年龄段就开始追问:“我从哪里来?”
很多时候成人都会搪塞着回应孩子:“你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。”“你是从石头缝里出来的。”这种在成人看来玩笑的话,其实会对孩子造成伤害,即使孩子长大了知道这是玩笑话,它给孩子带来的潜意识也很难消除。
有些母亲是剖腹产子的,认为可以告诉孩子。一次,一个男孩听完妈妈的讲述后,泪流满面,抚摸着妈妈肚子上的伤痕,边哭边说:“等我长大了,绝不让我的妻子生小孩。”他认为妈妈受这般苦全都因为自己。
孩子开始询问自己从何处而来,这是孩子安全感最早的来源。他关心自己从哪里来,到哪里去。儿童需要知道,作为生命,我们有自然诞生和自然死亡的过程,这种来去自然的现象能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安全感!
07 /
结语
我们还不知道儿童心里到底有多少秘密,正如蒙特梭利所说,儿童的心灵是一个神秘的深渊,照料他的成人并不了解它。
上篇文末,我们说:只有足够的了解,才知道孩子需要什么。
今天这篇文章,我们想说,充分认识孩子,才能给孩子正确的爱。
当我们不了解他们的时候,让我们怀着敬畏之心,去了解他们,同时,给他们爱和自由。
*文中的案例和解读内容,均来自孙瑞雪老师编著的《捕捉儿童敏感期》